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技术 汽车技术

小米汽车厂址_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介绍

tamoadmin 2024-09-20 人已围观

简介1.为什么任正非坚决反对华为造车?2.历史最低!特斯拉再当“价格屠夫”最狠直降4.8万!为何三个月内四次降价?苹果小米还没开始合作,但未来有可能合作。首先,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产业链上互相抱团取暖,越来越成为一种可能。依旧能够记得雷军在发布会上说的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句诗句,从整个国内的手机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手机行业现在更面临着白热化的阶段,每一个品牌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越来

1.为什么任正非坚决反对华为造车?

2.历史最低!特斯拉再当“价格屠夫”最狠直降4.8万!为何三个月内四次降价?

小米汽车厂址_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介绍

苹果小米还没开始合作,但未来有可能合作。

首先,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产业链上互相抱团取暖,越来越成为一种可能。

依旧能够记得雷军在发布会上说的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句诗句,从整个国内的手机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手机行业现在更面临着白热化的阶段,每一个品牌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越来越发强劲,在产品独立性和生态方面,每一家都开始研究自家产业链的升级模式,就拿小米来说,她自己打造了一个软件叫做小米有品,上面卖着小米的整套生态产品,小到一支中性笔,大到家电,洗衣机,冰箱等各种各类的产品,但是他这些前提都是依靠手机这个主要的龙头行业来支撑着小米手机现在面临着的竞争越发困难,所以它在未来很有可能将会和苹果一起合作,来打败和他一样的对手,因为行业竞争是一件正常的事,只有活下来才是硬道理,很有可能有的企业就会进行合作,共同来对抗比自己更加强大的对手,当然其他手机品牌也会更更有优势,和背景的厂商进行合作,来共同形成一个强大的团体来支撑自己行业的发展未来。

其次,小米有品上面售卖的苹果产品只是第三方,但是可以看到小米的战略安排。

据相关记者访报道,目前小米和苹果还没有正式合作,但在小米应用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第三方苹果产品销售,这表明小米想要扩大市场,在合作中做一些铺垫,扩大自身优势,想要占领更多市场,小米必须选择与苹果、三星、华为等超级工厂合作,以扩大市场份额,这也是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的选择。

为什么任正非坚决反对华为造车?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几年非常看好的板块,新能源汽车替换燃油车是一个大方向。海南省在2018年就宣布到2030年全省禁售燃油车,而宝马、大众等大型车企也公布了停产燃油车的时间。现在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都是新能源车,从这就可以看出。

昨天马斯克接受访说,在每个洲建设超级工厂。现在的电动汽车市场有点像2010年的智能手机市场,现在电动汽车市场刚起步,处于小鬼打架的阶段,需要一个领头羊,带领市场健康发展。当年ipone4的发布,引领了智能手机市场的蓬勃发展,出现了小米、魅族、OPPO等智能手机品牌,相信特斯拉也会带领电动汽车领域走向巅峰。

最后推荐几个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基金,可以先加入自选,等回调一起冲,或者无惧震荡,逢低建仓,长期持有,定有收获。

申万菱信新能源汽车混合(001156)

融通新能源汽车主题精选混合(005668)

富国中证新能源汽车(161028)

历史最低!特斯拉再当“价格屠夫”最狠直降4.8万!为何三个月内四次降价?

余承东敢赌,但任老爷子赌不起了。

华为员工20.7万,任老爷子没有办法把华为和20.7万华为员工的未来赌在华为汽车上。

余承东现在很愤慨,很悲壮,也很失落,很委屈。他甚至在华为心声社区上,公开喊话:“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为什么任正非要严厉地打压余承东,反对余承东在汽车领域使用“华为”品牌商标呢?在队长看来,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华为净利润下滑,现金流满足不了造车需求。华为在2022年营收6423亿元,微增0.9%,但净利率大跌68.7%,只有356亿,净利率已经跌至5.5%,账上现金流下降26.9%至1763亿。

这个现金流看起来挺多的,可华为是一家不正常的企业,它的风险值很大。美国多次炒作,要对华为断供所有芯片。这不仅威胁的是华为手机业务,华为通信业务中的5G宏基站在功率芯片、FPGA芯片、信号处理芯片等方面,也高度依赖于美国博通、德州仪器、ADI等半导体公司。华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依赖于美国英特尔和AMD芯片,手机依赖于高通的4G芯片,华为云依赖于美国英伟达的GPU。

可以说,如果美国对华为芯片全面断供,华为通信、华为云、华为手机、华为电脑等,都会面临重大风险。

华为寒冬还不能说完全过去。在这种时候,豪赌汽车,任正非不敢冒险。当前的华为,守业大于创业。

二是,中国汽车领域还需要一个华为汽车吗?还容得下一个华为汽车吗?如果华为汽车真的做起来了,会挤死多少家同行?汽车业内会不会风声鹤唳,群起而攻之?在美国制裁下,华为汽车不能出海,只能在中国内卷,华为汽车能走多远?

华为造车的风险不仅要经受市场的考验,更要经受美国的考验。

华为不造车,看似保守,实则稳健。华为造车,看着蛋糕很大,可风险也很大。

三是,华为造车,合作伙伴怎么看?要抛弃赛力斯吗?已经谈好的江淮、奇瑞、北汽、长安都要放弃吗?难道华为要一次性背刺中国四大车厂吗?汽车行业看起来很大,但圈子很小。全国就那么几家整车厂,华为要是一次性背刺赛力斯、江淮、奇瑞、北汽、长安,华为的智选车业务,HI业务和供应链业务可能就全都死了。华为孑然一身,独闯天涯,高处可胜寒?

被华为深度捆绑的赛力斯也担心沦为华为代工厂,自己推出了新的蓝电品牌,一旦翅膀硬了,随时准备单飞。

汽车产业不同于手机产业。湖北省可以拿出数亿元的财政来补贴东风汽车厂,存在极强的地方保护主义。广东省已经有比亚迪、广汽、小鹏三大整车厂,还能投入多少去支持华为?

小米能够落地北京,是因为北汽新能源不够成功,可广东省的比亚迪、广汽、小鹏都已经是汽车领域中的一方诸侯。而今,中国新能源汽车格局大体已定,哪个地方还愿意支持华为汽车?愿意跟华为一起豪赌一个汽车产业的新未来?

造车,不仅要看市场,也要看各地的人情世故。

余承东想的是,华为不亲自下场,汽车业务就无法做大做强。可任正非想的是,我宁愿在汽车领域少赚一些,只去给车厂做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活,我也不要把华为集团放到火上去烤。

任正非要守住华为已经取得的成功,而余承东想要华为汽车去豪赌一个更大的未来。从造车角度来说,余承东的理念是正确的。可华为并不只是一家车企,而是一家根植于通信业务的全球化科技集团。

华为有三大业务,一是通信业务,二是企业业务,三是消费者业务。这三大业务构成华为的根基,而汽车业务只能算是华为的创新性业务,还属于孵化培育阶段,需要华为集团不断输血,远没到自负盈亏的地步。

蔚来董事长李斌说过,造车至少要400亿储备资金,这只能摸到造车的门槛,还不一定能成功。强大如苹果公司,国内外环境比华为要好得多,却在今年初解散了汽车团队,8年造车,梦碎一地。和华为比,苹果公司要钱有钱,要品牌有品牌,要人才有人才,要芯片有芯片,可为什么苹果公司迟迟不造车呢?

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汽车供应链太复杂了。苹果无法对供应链实现如手机供应链一般的超强控制力,无法做到品控上的一致性,更无法在价格上获得完整的控制权。除非苹果像特斯拉一样自建超级工厂,可投入成本太大了,苹果也怕陷进去,爬不出来。

可余承东为什么仍旧坚持想要搞“华为汽车”呢?这里面有一个很无奈的原因。

余承东放下了往日的大吹大擂,有点悲情地自述道:“华为HI模式原先有北汽、广汽、长安三家合作商,现在只有长安一家了。”

“国内合作伙伴中,新势力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选择华为,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追求,为了市值、控制点,不会选择华为。而国际的巨头们,因为制裁的原因也不会选择华为,传统的车企如果怕失去灵魂的也不会选择。”

余承东特意提到,原来大众、奔驰、特斯拉都选择了华为作为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但在美国制裁下,这些国际大厂全都终止了与华为的合作。

上汽、广汽、吉利、比亚迪、长城因不想失去灵魂,也拒绝了华为。上汽选择了投资地平线,成为了地平线最大的机构投资方,以孵化自动驾驶技术。在芯片上,上汽位于中国最强大的半导体创新中心——上海。为了布局芯片,上汽投资了20多家芯片公司。在车联网技术方面,上汽早就牵手阿里集团,也不太依赖于华为。

广汽选择的是全栈自研,利用广汽研究院的人才和技术积累,重金,走自研自产自销的道路。在3月份,埃安销量都突破4万辆了,更加坚定了单飞的决心。吉利汽车则是全资收购魅族,引入魅族人才,提升自己的软件技术。比亚迪也是如此,全产业链自研,除了智能座舱芯片依赖于高通外,电池、电控、电驱、车规芯片均走自研道路,不需要华为。

长城虽然这两年卖得不太好,但技术底子深厚,三电系统均自研。对这些大厂而言,华为只是一家普通的零部件供应商。

新势力中的蔚来、小鹏、理想都在美国上市,不可能把身家性命华为。

留给华为的合作伙伴还剩谁呢?赛力斯、长安、奇瑞、江淮。其中,长安的亲儿子深蓝品牌已经独立,与华为合作的阿维塔只是干儿子。在扶持力度上,阿维塔是比不上深蓝的。华为在阿维塔汽车中不持有股份,话语权有限,理论上,阿维塔随时可以把华为踢出去,转为长安自研。

就像广汽一样,当埃安的翅膀硬了,就把华为甩开了。等到深蓝的翅膀硬了时,长安会不会把华为也踢出阿维塔呢?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谁家做中高端品牌,依赖于第三方技术的?

余承东正是看清了这些,才决心把华为品牌与合作商进行深度绑定,让这些合作车企深度依赖华为,不至于华为被先用后弃。

可现实很残酷。余承东的个人奋斗还需结合华为的历史进程。今天的华为是一家备受美国打压的大集团,相比于开疆拓土,任老爷子更希望守住家业,守住华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牲产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年,特斯拉再次当起了“价格屠夫”。

1月6日,国产特斯拉全系降价,最高降幅达4.8万元,其中Model3起售价22.99万元,ModelY起售价25.99万元,两款车型价格均创下史上新低。

而在去年的10月24日、11月8日和12月7日,特斯拉曾三次推出优惠活动,算上这次,已经是三个月时间内的四次降价。同时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131万辆,没有达到150万辆的预期。

为何特斯拉频频挥起“降价大刀”?是由于销量的压力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三个月,特斯拉当了四次“价格屠夫”

据特斯拉中国,1月6日Model3和ModelY等车型价格出现大幅下调。其中Model3后驱版降价3.6万元,高性能版降价2万元;ModelY后驱版降价2.9万元,长续航版降价4.8万元,高性能版降价3.8万元。

对此,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发微博称:“特斯拉价格调整的背后,涵盖了无数工程创新,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成本控制之极佳定律:包括不限于整车集成设计、产线设计、供应链管理、甚至以毫秒级优化机械臂协同路线?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接受记者访时表示,特斯拉Model3和ModelY都推出了很久,尤其是ModelY都是五年前的产品了。作为一款五年前的产品,它的各种成本已经大幅摊薄了。

实际上这三个月时间里,特斯拉已经进行了四次优惠活动。2022年10月24日,特斯拉宣布调整售价,最高降幅达3.7万元。享受国补后ModelY后轮驱动版起售价为28.89万元,Model3后轮驱动版起售价为26.59万元。

2022年11月8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又发布了“现车限时提车保险补贴方案”:11月8日(含)至11月30日(含),购买现车及合作保险机构车险组合并按期完成提车,尾款可减8000元;12月1日(含)至12月31日(含),尾款可减4000元。

2022年12月7日,特斯拉再度出手,推出“叠加”,12月7日至12月31日,购买符合条件的特斯拉现车并完成交付,将额外享受6000元。

为何接连降价?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激烈

三个月内的四次优惠,凸显了特斯拉促销的急迫,为何特斯拉会在短时间内接连进行大幅降价?按陶琳在微博上的说法,这是由于特斯拉的成本控制能力强(带来成本降低),坚持以成本定价。

而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接受记者访时表示,需要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待特斯拉为何会在这个时间节点进行降价。

“大的整体背景,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的竞争非常激烈。特斯拉作为全球领先的巨头,虽然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受到粉丝追捧,但近年来它持续受到其他相关厂商的侵蚀。”王鹏说。

具体来看,王鹏认为特斯拉受到的是“全方位、立体化”竞争:一方面,传统的汽车巨头包括德系车、美系车、日系车都在发展电动车,无论是混动还是纯电,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特斯拉市场;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竞争激烈,比亚迪和“蔚小理”在价格和性能方面都与特斯拉形成了竞争。

除了上面提到的“存量市场”竞争之外,特斯拉也受到了“增量市场”的竞争。王鹏表示,中国有很多互联网和手机企业纷纷入局新能源汽车赛道,包括华为、小米、百度、阿里等都想造车。

“所以说对特斯拉来说,无论是高、中、低档产品都受到了立体化的竞争。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特斯拉需要在保证自己的品质和品牌价值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它的品牌影响力,更好地扩大市场,那么降价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王鹏说。

据乘联会数据,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12月交付量55796辆,环比下降44%,同比下降21%。此前也曾传出上海超级工厂“放停产”的消息,尽管特斯拉进行了回应,称是“整车生产按进行年度产线维保工作”,但也引发了市场对于特斯拉“不好卖了”的担忧。

整个2022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131万辆,同比增长40%,未达到150万辆的预期。而同年比亚迪的全年销量超过186万辆(混动+纯电),同比增长超1.5倍,成功拿下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一哥”的宝座。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记者表示,特斯拉面临巨大市场竞争压力,国产品牌崛起分走蛋糕,比亚迪销量已经超越特斯拉,所以特斯拉要打“价格战”。

在销量增长面临压力的情况下,特斯拉的产能增长却保持了较高速度。据特斯拉数据,2022年全年公司生产了71177辆ModelS/X产品,交付量为66705辆,公司生产了1298434辆Model3/Y产品,交付量为1247146辆。

林示向记者表示:“特斯拉目前全球的产能是高于目前特斯拉的需求量的,说明它面临了产能‘供过于求’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降价的方式,让原本不想买特斯拉人来买特斯拉的Model3跟ModelY,进而进一步提高它的订单量。”

根据特斯拉生产与销售数据追踪服务商TroyTeslike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8日,特斯拉全球在手订单量已经从7月份的47.6万辆下降至16.3万辆,而中国市场在手订单量则从7月份的17.6万辆下降至5879辆。可以看到,产能的提升和在手订单的飞速下降给特斯拉带来了一定压力,这也成为它降价的动力之一。

为何特斯拉“向下”,国产品牌“向上”?

在特斯拉大幅挥舞“价格屠刀”的同时,国内许多新能源车企却开启了涨价模式。

2022年12月31日,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发布《关于车型价格正式调整的通知》称,比亚迪汽车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对相关车型官方指导价进行正式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据了解,这已经是比亚迪2022年以来第四次官宣涨价。

除了比亚迪之外,广汽埃安也发布通知称,将在2023年对相关车型上调价格3000元到8000元不等。1月4日,哪吒汽车也官宣调价,其中哪吒S涨价3000元,哪吒U-II涨价6000元,哪吒V涨价4000元。长安深蓝、零跑汽车等车企也纷纷加入涨价大军。

为何特斯拉降价,国内许多新能源车企却纷纷涨价?

王鹏认为,特斯拉能够降价,一方面是因为它本身的利润足够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价可以更好地让利于市场,更好地吸引大众关注、获取订单。另一方面,也是在打一个“差异化战略”,在“国补”逐渐退出的背景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无论是高、中、低档,和特斯拉相比利润率都比较薄,所以只能通过涨价的方式来维持利润,或者说减少利润的下滑。这种情况下,特斯拉“逆势降价”,它的关注度和潜在订单量就会和其他车企产生明显差异。

张孝荣也认为,特斯拉降价是由于特斯拉本身利润空间比较大,下调价格能够凸显产品优势。而国产车涨价是因为国补退出,由于国产车主要在低价格区域,利润空间比较小,需要通过涨价来弥补利润。

那为什么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利润空间会不如特斯拉,从而缺少降价的“底牌”呢?

林示向记者表示:“我记得上次在广州车展,广汽埃安的总经理古惠南说过一句话,他说中国的企业包括比亚迪,如果去年没有国家补贴,那都是亏损的。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普遍规模小、价格低。”

林示称,像蔚来、理想、小鹏等车企都是规模比较小,规模小的话哪怕价格高,也依然难逃亏损。而广汽埃安等车企拥有一定规模,但是它价格卖得便宜,也很难赚钱。特斯拉就不一样,去年三季度它的净利润32.9亿美元,是超过丰田的,它的单车净利润是丰田的八倍。

据各家新能源车企公布的数据,2022年蔚来汽车全年交付新车12.2万台,同比增长34%,小鹏汽车全年交付12.08万台车,同比增长23%,理想汽车全年交付13.32万台车,同比增长47.2%。而蔚来、小鹏、理想三家车企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亏损87.12亿元、67.78亿元和22.69亿元。

可以看到,特斯拉正是因为在“销量高”的同时实现了“价格高”,才能成为全球最具赚钱能力的新能源车企。而前文提到,目前特斯拉销量增速承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遇到许多竞争者的挑战,因此要在销量和价格的“跷跷板”上寻找新的平衡,这也构成了特斯拉大幅降价的理由。

硬件降价、软件涨价,特斯拉或当“第二个苹果”

除此之外,也不能孤立地看待特斯拉的汽车降价,因为它在硬件降价的同时也进行了软件的涨价。

去年9月,特斯拉上调了FSD(FullSelf-Drive,完全自动驾驶)软件的价格,测试版软件在北美地区的价格从1.2万美元上涨至1.5万美元,涨价幅度达25%,而订阅费没有上调,依然维持在每月199美元。而在去年年初,特斯拉FSD软件的价格从1万美元上涨到了1.2万美元,一年时间两次涨价,累计涨价幅度高达50%。

林示认为,特斯拉实际上是致力于做一个平民的电动汽车品牌,它要通过上规模的方式来达到它未来的布局,这种布局并不是完全靠硬件挣钱,也要靠软件挣钱,靠它的APP和自动驾驶能力挣钱,这是它未来的主要盈利方向。

“但是这种盈利方式,最主要是要有量的支撑,如果特斯拉没有一定的用户量,就不足以支撑它未来的软件收入。”林示说。

因此,可以说特斯拉硬件的降价也是在为软件业务的增长打开空间,拓展软件业务的用户基数。据头豹研究院梳理,特斯拉的软件业务有三大创收模式,分别是FSD付费服务、软件应用商城和车联网订阅服务。

其中,FSD付费服务为特斯拉软件利润的重要来源,使用FSD全自动驾驶能实现自动泊车、智能召唤等功能。而在软件应用商城,客户可根据需求购买各类软件性能更新包,包括驾驶、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套件更新包、FSD及各类性能升级包、车载游戏等。高级车载服务每月订阅价为9.9美元,年订阅价为99美元,可为用户提供卡拉OK、模式、网页浏览、实时路况查询等服务。

据申港证券研报预测,到2025年特斯拉软件收入预计将达到216亿美元,占汽车销售业务营收的18%,五年时间C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3%。

这种“软件硬件通吃”的盈利模式和苹果接近。2012财年到2021财年,苹果的软件及服务收入从119.93亿美元增长到684.25亿美元,占总收入比重从7.66%增长到18.7%。

到了2022财年第四财季,苹果的软件服务费收入已经达到191.88亿美元,超过了来自Mac(115.08亿美元)和iPad(71.74亿美元)的收入之和,成为了苹果重要的收入来源。

特斯拉在汽车降价的同时对软件进行涨价,或许也是想成为“第二个苹果”,未来靠软件服务赚取高额利润。

碳酸锂价格下跌,车企成本高悬问题迎“解药”?

目前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新能源汽车成本有望下滑,这是否也为特斯拉的降价提供了一定底气?

此前,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多家车企涨价的理由除了“国补”退出之外,均包括“上游原材料价格飙升”。碳酸锂作为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材料,被人们称为“白色石油”,价格高低都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成本。

过去两年时间里,由于供需失衡等原因,碳酸锂价格出现了大幅提升。据数据,2022年11月23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56.7万元/吨,较两年前4.4万元/吨的价格增长近12倍。

而从11月底以来,碳酸锂的价格出现了持续下跌。据数据,2023年1月6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50.15万元/吨,较11月高点56.7万元/吨跌幅超11%。

碳酸锂价格是否已经迎来“拐点”?新能源车企的成本压力是否有望得到缓解?

林示认为,锂矿的价格拐点取决于钠离子电池明年能不能顺利量产,如果能顺利量产的话,会分担一部分锂电池的压力,锂矿需求就会下降。同时也取决于明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不是如中汽协所预期能达到900万辆,如果像马斯克预期的2023年经济疲软,汽车消费需求往下走,那么上游的原材料价格也必然会出现拐点。否则锂矿价格将会波动起伏。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接受记者访时表示,今年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已经相对明朗,新能源产业链上游市场的价格稳定性很可能会进一步受损,未来短期价格震荡下行的可能性非常大。

张孝荣则认为,锂材料供求关系依然紧张,锂矿供应没有明显增长,但锂矿需求与日俱增,因而碳酸锂价格将依然维持高位运行。

山西证券研报援引隆众资讯数据称,中长期来看,未来五年磷酸铁锂生产供应继续保持较大增速,到2027年磷酸铁锂的产能复合增速在41.36%,产量复合增速在41.75%,预计国内碳酸锂价格或将受磷酸铁锂的需求增长而支撑其上涨。

整体来看,目前碳酸锂价格仍处于高位波动状态,而上游锂矿价格波动向下游的传导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短期内难以显著降低新能源车企的成本。

特斯拉股价持续暴跌,市值已蒸发“7个比亚迪”

实际上,特斯拉近期遇到的挑战也不仅仅是销量下滑,更有股价暴跌所反映出来的管理困境。美东时间2023年1月5日收盘,特斯拉股价为110.34美元/股,跌幅达2.9%。

过去一年时间,特斯拉股价跌幅已经达到7成。和去年4月份1.18万亿美元的市值相比,如今(美东时间1月5日收盘)特斯拉的市值仅有3484.26亿美元,蒸发了超过8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万亿)。而截至1月6日收盘,比亚迪市值为7749.46亿元,换算一下,特斯拉一年内减少的市值已经超过了“7个比亚迪”。

而马斯克的财富也出现了大幅缩水,据报道,由于特斯拉股价暴跌,特斯拉和推特的CEO马斯克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身家缩水2000亿美元的人。

福布斯实时排行榜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晚9点,马斯克身家1384亿美元,和“新任全球首富”奢侈品行业巨头LVMH集团首席执行官贝尔纳·阿尔诺的差距已经达到535亿美元。

特斯拉市值的暴跌,也受马斯克收购推特影响,投资者们担心马斯克将大量精力花费在推特治理上,而无暇顾及特斯拉。

去年12月,马斯克也曾在推特上投票,询问网友是否自己该辞去推特CEO职位,而57.5%的推特用户投票选择“马斯克应该辞去推特CEO一职”。对此,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一旦找到那个愚蠢到能接受这份工作的人,我就会辞去(推特)CEO.在那之后,我只负责管理软件和服务器团队。”

陈佳认为,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动力车龙头,它遭遇的最大挑战并不是中国市场的需求问题,也不是供给侧产能问题,而是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在马斯克此前引领币圈投资和近期收购推特上都凸显了出来。

“其实早在五年前,特斯拉作为一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就暴露过这方面的问题,其因财务数据曾经被美国监管层调查,导致其在华尔街融资一度遭遇严重的信用危机。尽管特斯拉依靠马斯克强大的个人魅力和国际化运作渡过了难关,并一度站在市场之巅,但业绩并没有改变特斯拉在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战略定位方面的漏洞。”陈佳说。

陈佳表示,中资企业都往往以企业发展为主,尽量避免商业问题的政治化。但马斯克近期卷入了推特上“政治风波”,这体现出其思维重心已经明显偏移了新能源企业的战略发展。

“这种现象其实早有苗头:近年来马斯克多次利用特斯拉的价格和支付方式作为杠杆,与ARKK基金经理凯西·伍德通力合作炒作比特币狗狗币,在国内市场还在吹捧之时,境外不少投资者对其无视公司治理以及金融防火墙的做法就有诸多质疑。”陈佳说。

因此在陈佳眼中,尽管马斯克是个科技奇才和商业领袖,但其鲜明的个人作风也让他旗下的企业容易出现价值的巨大波动。

在挥起“价格屠刀”之后,特斯拉能否顺利应对在资本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种种挑战?马斯克近期陷入的“推特泥潭”又是否会对特斯拉造成进一步影响?这些问题或许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