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百科 汽车百科

小米 汽车 上市_小米汽车年产量

tamoadmin 2024-09-07 人已围观

简介1.怎么看待“拿苹果的开电动车,拿华为小米的开奥迪奔驰”这句话?2.错失蔚来后,亦庄没有再失去小米 | 汽车产经3.市值蒸发4000多亿后,雷军再次遭受重击,到底发生了什么?4.实探小米汽车亦庄“总部”:办公区尚未启用 紧临芯片项目5.雷军谈小米成功的唯一途径是跻身世界前五,小米电车会对市场有多大冲击?6.入选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后 小米汽车尚缺造车资质随着3月30日小米造车的官宣发出,汽车圈的业内

1.怎么看待“拿苹果的开电动车,拿华为小米的开奥迪奔驰”这句话?

2.错失蔚来后,亦庄没有再失去小米 | 汽车产经

3.市值蒸发4000多亿后,雷军再次遭受重击,到底发生了什么?

4.实探小米汽车亦庄“总部”:办公区尚未启用 紧临芯片项目

5.雷军谈小米成功的唯一途径是跻身世界前五,小米电车会对市场有多大冲击?

6.入选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后 小米汽车尚缺造车资质

小米 汽车 上市_小米汽车年产量

随着3月30日小米造车的官宣发出,汽车圈的业内业外都为之震动,说到建厂选址很多人一提小米、雷军故乡就能想到武汉,那么小米真的会选择在武汉建厂吗?目前武汉表示欢迎,小米并未准确发声。

当小米官宣造车的消息传出时,武汉人比北京(小米总部所在地)人更着急。一天内,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多了几十条热切的询问," 小米正式造车,武汉要力争!"、" 一定要把小米汽车争取到武汉来 "、 " 小米汽车,请领导重视!"、" 市应赶紧联系小米雷军,将小米汽车产业园落户武汉 "…… 武汉人从情感到产业都为分析了一遍:无论如何,要让小米造车落户武汉。

在民众的强烈情绪之下,武汉的热情和效率同样不低,消息公布的第二天,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便回复道:" 我们高度重视小米官宣造车,已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将主动、热情对接小米 "。

4月2日,据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消息,有网友写到:“经开区有没有跟雷老板有过接洽的,看看能不能把项目争取一下,毕竟雷老板也是湖北人。”对此,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表示:“小米作为世界500强,是我区重点的招商目标企业。我们高度重视小米官宣造车,已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将主动、热情对接小米,充分展示我区优质汽车生态圈和优越营商环境,争取合作可能性。”

如今新能源汽车格局未定,但新能源汽车之城的基本格局大有清晰之势。蔚来已经和合肥以及安徽深度绑定,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小鹏在广州获得无数扶持,自建工厂已落地旁边的肇庆;上海则有 " 大鲶鱼 " 特斯拉;即使是与武汉同为中部重镇的长沙,也有和百度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合作。

如果小米选择在武汉建厂,也并不突兀,因为小米创始人雷军对武汉有特殊的感情,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并且小米集团第二总部也落户武汉光谷金融港,同时雷军投资的金山软件和顺为资本,也都落户在武汉。而武汉经开区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还将累计引进2至3家新能源整车企业,力争整车厂突破10家,整车产量突破200万辆,汽车工业产值突破5000亿。这辆之间就有了一种双向奔赴的意思。

对小米来说,像武汉这种好,政策强,又舍得将小米放在优先位置的城市已经不多了。同样地,对武汉来说,像小米一样意志坚定,预期投入巨大的科技公司更是凤毛麟角。

怎么看待“拿苹果的开电动车,拿华为小米的开奥迪奔驰”这句话?

| 彭斐

运营 | 宋宋

小米集团高速发展时,雷军曾称自己“行程密时,平均一天有11个会议,每天平均吃饭时间只有3分钟。”而如今对于“押上人生全部声誉而战”的小米 汽车 ,雷军的忙碌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宣布造车至正式成立公司的5个月间,雷军频繁走访比亚迪、一汽集团、长城 汽车 、长安 汽车 、东风、恒大 汽车 、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北京现代、博世、宁德时代等企业,并时不时与北京、吉林、上海、天津、武汉、合肥多等多个地方传出“绯闻”。

几乎大半个 汽车 圈都在为小米 汽车 “发烧”。随着小米 汽车 落户北京亦庄,其业务开展也将从前期考察逐步进入到实际运营阶段。

下一步,围绕工厂落地何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激烈争夺。小米 汽车 终会花落谁家?

01

收购宝沃 汽车 工厂?

雷布斯的光环不亚于华为。9月13日,一汽解放开盘股价一度逼近涨停,创年内新高。涨势的背后,是一则“雷军一行到中国一汽集团就合作事宜进行深度对接洽谈”的消息。

可股民只狂欢了一日,一汽解放便于9月14日跌至11.63元/股,跌幅约4%。外界又将之归因于“雷军有了新欢”。

一则“小米 汽车 或将通过收购方式以获得产能和生产资质”的消息开始在业内发酵。同时,宝沃 汽车 作为小米的“新欢对象”也浮出了水面。

“即使向下放到省级发改委和工信局申请新工厂生产资质,也是需要较长的流程和其他配套手续的。” 汽车 行业分析师钟师向车市物语称,“收购别家车企主要是可以节省时间,一步到位,代价就是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

小米造车需要抢时间,与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相比,小米进入 汽车 行业时间比较晚,花钱买时间,对于手握千亿资金的小米 汽车 而言,是比划算的买卖。

如果回顾小米从成立至今,之所以在高速发展,雷军认为最核心的原因则是效率高。而北京密云的宝沃 汽车 ,拥有新能源及传统能源的双生产资质,具备年产能36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这对于小米而言,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

据相关报道,宝沃 汽车 生产已进入停滞阶段。即使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行业内早已100%复工复产情况下,密云工厂仍处于停工状态,且时间已长达一年。2020年工厂产能利用率仅有4.83%。

而3个月前,就有曝出小米与宝沃 汽车 有过深度洽谈的消息,当时因双方对宝沃 汽车 估值差距悬殊,谈判戛然而止。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雷军出价极低,远远低于陆正耀为宝沃付出的代价。”

陆正耀是瑞幸咖啡、神州优车、神州租车和宝沃 汽车 的董事长。虽然他于2018年年底,收购了北汽福田手中宝沃 汽车 67%的股权,但陆正耀却没有太多资本与雷军谈判。

对目前的宝沃 汽车 来说,最值钱的资产是其位于北京密云的智能工厂和土地资产。当时,福田对宝沃北京工厂项目“砸”了47.24亿元,其4.0智能工厂甚至获得工信部颁发的“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称号,而这些资产并没有被陆正耀收于麾下。

据车市物语查阅,2019年1月,福田曾发布一个公告称,“由于宝沃 汽车 工厂所占用的土地被纳入怀柔科学城规划中,北京市考虑到科学城未来规划的需求,要求福田承诺宝沃 汽车 的土地使用权留在福田,并在北京市要求时将土地交回。”

这也意味着,密云工厂背后的实际所有权不在福田,也不在神州优车,而是北京市。目前,北京市只是依照市场价格把土地和房产租赁给宝沃 汽车 使用。

为了吸引小米 汽车 入资,北京市要求收回厂房,这也非不可能之事。既然小米 汽车 总部选址在北京,那制造工厂落户北京的可能性更高。

“北京市有关方面正积极推动小米通过收购宝沃 汽车 获得生产资质,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有消息人士称。

眼下,重组电动 汽车 制造产能也是国家所倡导。“目前市场上的电动 汽车 企业太多,相对分散。未来要做大做强,电动 汽车 企业需要进行兼并和重组,在先进技术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日前表示。

理论上,有产能过剩问题的车企都希望与小米“沾上关系”,宝沃 汽车 并非小米 汽车 的唯一选择,但从近期的信息推测,虽然雷军近阶段“打卡”的车企不低于数十家,但一些车企已明确辟谣或官方回应不卖工厂。

小米选择宝沃 汽车 工厂代工这条线显得更为明朗。能造车的车企有很多,但真正能和小米 汽车 谈拢的车企不见得多。这一点从苹果 汽车 项目受挫中可得知。

同样马不停蹄的苹果CEO库克,近段时间不断与现代、日产、大众等车厂洽谈Apple Car整车代工,但意外的是,至今还没有一家车企明确愿意给苹果造车充当代工厂。

原因也很简单,有点实力的传统车企,不想因为与苹果合作成为苹果的代工厂,从而“稀释”了自己的品牌价值。

“诸如比亚迪、长城和一汽集团等有实力的车企,与小米 汽车 汽车 深度谈判的,是希望将自己的平台共享,或是其它方面深入共同造车,而不是沦为代工厂。”业内人士向车市物语表示。

02

激烈的小米 汽车 工厂“争夺赛”

业内人士分析,通过收购工厂获得造车资质,只是短期战略,未来也不排除小米会多点布局,在其他城市自建工厂和研发中心等。无独有偶,9月13日便有消息称,小米 汽车 或将用“双工厂”模式。

“自建工厂肯定是最符合自己满意的地点和环境,能保证永续发展。”在钟师看来,未来的大本营一定放在自建工厂里。当然,如果收购工厂所在地方的支持一直稳定,车企也会乐见其成。“一般还是做两手准备为妥,吉利都做了N手的准备。”

小米造车的野心很大。有消息称小米在 2024年出第一款车,每年推出一款新车,三年的总销量达到90万辆。雷军曾在内部表示,小米 汽车 “3年出车,第一年卖10万台”。

业内人士向车市物语分析,“一年10万台,目标很大,但也非不切实际的空想。‘蔚小理’造车新势力都是从零做起,一开始没有品牌价值,但小米不同,巨大数量的小米产品的数据库沉淀了未来小米 汽车 潜在用户群。”

“如果小米 汽车 在三年后量产,可大胆猜测小米面对的第一难题,不是销量,而是产能不足。”基于这种忧虑,使36万年产能的北京密云工厂被小米收购,那小米也会遇到产能不足的问题。提前布局“双工厂”,逻辑也显得顺其自然。

曾经投资过造车新势力的雷军,无论是代工或自建工厂路线,都有不少经验可以借鉴。

小鹏 汽车 一开始由海马 汽车 代工生产,但2020年3月间接收购广东福迪 汽车 ,获得了生产资质。目前,小鹏G3的改款车型G3i车型尾标已从“海马”标识改为了“小鹏”,小鹏 汽车 肇庆工厂二期也已经动工。

小米 汽车 的最佳选择或是遵循类似小鹏 汽车 的多地布局路线,前期通过收购快速获取生产资质,后期通过自建工厂扩大产能。

自雷军正式宣布小米造车后,各地方马上行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拉小米到自家城市落地。北京、上海、武汉、合肥、西安、成都等城市纷纷抛出过橄榄枝。可以说,工厂选址的竞争,远比小米 汽车 总部所在地的竞争更加激烈。

“小米 汽车 落户哪个城市,便会为这座城市带去投资,更重要的是能带去 汽车 相关产业链和智能 汽车 方面的人才,有望引进整个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业内人士称。

据汉南区官方介绍,该区有8家整车企业和13家整车生产工厂,包括小鹏 汽车 、东风本田、神龙、东风乘用车、吉利路特斯、吉利商用车等,重点发展锂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同时是智能网联 汽车 测试示范区,具备良好的产业优势。

同时,武汉和雷军也有很深的渊源。武汉大学培养了雷军,雷军也在武汉有产业布局。小米 汽车 在武汉自建工厂的可能性很大。

尽管有“最优”对象,但雷军仍在为造车选址四处奔走。9月11日,据吉林省网站消息,吉林省高层领导在长春会见雷军一行;8月31日,天津市高层领导到小米集团走访调研,就进一步深化市企合作与雷军座谈交流。

(图:吉林省高层领导在长春会见雷军一行)

“最后,小米可能会比较各地的优惠土地政策、税收减免等,并考虑当地的产业链和产业环境等,以此选择自建工厂落地何处。”分析人士称。

03

拼命奔跑的小米 汽车

造车并不容易,既然是雷军压上了所有的声誉,小米造车自然要慎重得多。

但雷军对于小米发展的观点一直是,“大方向选对后,一定要保证奔跑的速度,奔跑本身即可解决问题。”

雷布斯造车的奔跑速度不可谓不快。早在2014年便传言发起“泰坦”的苹果项目,至少已经酝酿了6年,而小米 汽车 入局不到6个月,便有一系列实质性进展。

眼下,新能源 汽车 最难的不是制造出一个像样的产品,而是能把一款产品卖到什么销量。用户认可的销量决定产量,产量规模决定供应链和资金链的永续。对于小米 汽车 而言,没有销量,车企就命悬一线,“双工厂”模式也是其前期的一场。

对于小米造车的优势,钟师评价,“小米最有信心的不是能圈多少投资资金,而是原先庞大成熟的小米生态圈已经建立起来,往下 汽车 产品的集客、营销、推广成本,要比任何新生的车企强得多。这是小米造车宝贵的‘无形资产’。”

不过,小米 汽车 作为后来者,需要补课的内容也非常多——智能驾驶就是一门大课程。从目前小米申请的专利来看,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上的专利要远远少于华为、百度、滴滴等 科技 企业。

从近几个月来看,“不缺钱”的小米正不断对自动驾驶领域企业频频出手。先是抢下对纵目 科技 、禾赛 科技 两家自动驾驶厂商的投资,随后还参与DeepMotion(深动 科技 ),智慧互通(爱泊车)的战略投资。

当然,自动驾驶的技术壁垒并不是收购几家公司就能弯道超车,算法的深入研究,以及真实数据收集都是小米 汽车 无法绕过的一座大山。

深谙此道理的小米 汽车 ,最近也在高薪挖自动驾驶领域的人才,但要找到心仪的人才太难了。虽然小米的薪资比市面高出近20%-30%,小米官方还透露小米 汽车 收到的简历已超过2万份,但最后完成入职的仅有300余人,步伐仍然慢于外界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天,小米官方还晒出了雷军与其他16位团队骨干的合照。而在外界剖析了这16位骨干的“身份”时,不免让人降低了期待值。原因是小米 汽车 高层都是“门外汉”,仅一位成员是 汽车 行业背景,并且是名外饰设计师。

人才的缺失或将拖累小米造车的进度。此前,盛传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将加盟小米 汽车 ,但最后或因竞业协议的规避,加入了顺为资本;也有消息称,原福特 汽车 (中国)电动车事业部首席运营官朱江已提出辞职,下一站或是小米 汽车 ,但消息传了有一阵子了,似乎没有最终成行。

2024年,小米能否造出一台让人“尖叫”的车?答案很悬。仅从造一辆车的角度来看待小米 汽车 的未来,小米 汽车 的价值或许不会很高。面对未来强大的竞争对手、复杂的供应链管理,缺少 汽车 产业技术储备的小米要从造车上获得利润非常难。

但换一个角度,从造一个“移动终端和数字空间”来看,如果小米造车,真能像雷军所想那样“是给手机和一整套智能体系加上四个轮子”,小米 汽车 的价值是否会变得不一样?核心前提是,小米能将电子产品生态链成功复制到 汽车 上。

错失蔚来后,亦庄没有再失去小米 | 汽车产经

还真没听说过这句话,也没见过这种事!

从身边来看的话,年轻点的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都用iPhone,相反情况的就都用三星,尤其是w201x最多,他们几乎不用微信,就是打电话。

至于小米、华为,没有一个用的,用iPhone的认为手机就是工具,安全可靠易用就好,但有新的就肯定换。年纪大点的根本不在意这个,只要能打电话就好,更不知道别的牌子。

特别在意面子的,或特讲究的,倒是有用Vertu的,虽然听不好用的,但他们也不干嘛,就是打电话,也足够了!

电动车就有一个人开过,勉强算电动吧,Benz S400混合动力,从来就是三星,还笑话我用HTC。其他人开的车都是汽油发动机,BMW、Lexus、Jaguar、Acura、Audi、Land Rover。

不过我确实打算换电动车,只是排队还需要很久,遥遥无期的,尤其Tesla model X的产量又低。

不过这句话的好像有别的意思,在贬低电动车和Apple的感觉,可又真没觉得电动车会low,还是理解的有问题?

小弟从事写字楼招商工作多年,因为工作性质原因,从年收入百万的大型企业高管,到身价上亿的公司老板都见过不少,他们应该也算能开奥迪奔驰甚至更好的车了吧。

讲实话,这些人中,用苹果的应该还是占大多数。对他们来说,一台苹果也就是两三天甚至几小时的收入,一年买一两部新版的苹果,只占支出的很小一部分。所以,用苹果肯定不是。对他们来说,没时间也没兴趣去为买一部手机而去研究手机的差异,通常是普遍觉得哪部好用就买哪部在这一点上,苹果的性能和口碑优势都是很明显的。

当然,除了苹果之外,用华为的也有不少。近几年华为手机,尤其是mate系列口碑营销做得不错,有续航优势适合经常出差的人,加上外形比较商务,比较受欢迎。尤其是国企的高管,会比较喜欢用。

至于小米,首先我不是米黑,我自己也用过小米,感觉不错。但真的几乎没怎么见过哪个高管或者老板用来当主力机的,用来当备用机的倒是偶尔见过。也许,这个可能跟小米主要面向年轻人有关。

=^_^=一个手机分穷富?讨囗要饭逃荒路?道德不难受?我们被坑还不够?

=^_^=又穷又恶就是好?不挣不用算嘎了?恨人穷又恶人富?坑爹坑得遭不住!

本人就是用华为的

以前也是用苹果的,简单说一下不用苹果的理由: 1.苹果4年没创新了,完全落后在华为三星小米后面,对这外观早审美疲劳了 2.苹果续航太差,充电太慢,对于我们这种经常飞来飞去的人来说,飞机不能用充电宝,实在痛苦 3。下属工人都用苹果,撞机很尴尬,最烦的是去做,那些**人手一只苹果 4.现在苹果品控很差,售后傲慢,老婆的苹果老是关机,去找售后没用,怒了,现在也准备换P10

用手机和 汽车 来给一个人贴上标签,肯定是不正确的。

首先,从手机上而言,苹果一年在中国卖出数千万台,而电动车一年不过几十万台,剩下那么多苹果手机用户开什么车呢?还不是汽油车?当然,我们也知道,“拿苹果的开电动车,拿华为小米的开奥迪奔驰”这句话主要是突出用苹果手机的人爱环保,其实在中国,用电动车人不一定环保,很多是因为城市限牌,而不得不作出用电动车,而且由于电力80%左右是煤电,污染还比较严重,所以说用电动车未必是环保。

这句话还有一重含义就是,苹果手机可以开始像屌丝阶层进化,的确,随着用苹果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其高端、 时尚 的含义也越来越弱化。

华为小米的开奥迪奔驰的这句话同样也不成立,更多的是一句调侃,因为华为、小米一年在国内的销量也在1亿台左右,而奥迪、奔驰分别为60万台,不及前两者一个零头,还有那么多给用什么车?同样也是用形形的车,跟普罗大众是一样的。

在大家一般的印象中,小米是屌丝阶层,这跟奥迪蜕变成普通豪华车有点类似;而华为已经成为国产车中的高端,这跟奔驰在豪华车中高高在上是一样的。

总而言之,在中国, 汽车 还有点炫耀的功能,似乎跟身份、地位相关。但在国外城市, 汽车 只是个代步功能,没那么含义,喜欢什么车就用什么车,德国总理默克尔日常的代步工具是高尔夫,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希望中国也逐渐向此靠拢,而不会出现“拿苹果的开电动车,拿华为小米的开奥迪奔驰”贴标签现象。(鹿鼎记)

题主没限定电动车是什么牌子,我这里就定只针对特斯拉好了。

看过国外一项 报道,开特斯拉的车主确实用水果的比例比较高,这一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我个人很少见开奔驰奥迪的车主用华为小米,基本上用水果或者三星翻盖的还是占了绝对的多数,也许是这部分用户喜欢苹果或者旗舰机型流畅的用户体验,不喜欢折腾吧?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这句话就是个伪命题,这也体现了一种主流的 社会 现象,贴标签。

据心理学分析,贴标签本身就是 社会 化自我形成的模式,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成年人认为,花时间了解一个人,建立起一个对这个人全面而立体的认知是没有必要的,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那么我们只要知道这个人最“突出”的属性就好了,这就是贴标签,花精力了解他其他方面的才华,是一件费力而不讨好的事情。这很自然地产生了分歧意见甚至是谩骂。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在不思索的服从与模仿,所以我们的大脑变得麻木不仁,于是在没有思考、理解的情况下就被潜移默化了。

当然,贴标签”在节省时间、精力的同时,也会形成一定的刻板印象,主要表现在被给与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等各方面的错误,妨碍我们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也就会出现题主问题中的这句话。

标签也好,选择也罢,人家开什么车与个人的经济实力、喜好有关,而用什么手机,也只是自己的兴趣罢了,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

不知道说这话的有多仇视"苹果"

用个手机哪还能惹出这么多舆论,喜欢哪款手机就用哪款,谁还没有点选择权呢?楼主提到:拿苹果的开电动车,拿华为小米的开奥迪奔驰,那为啥我用的小米却骑的是小电驴呢?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年轻人追求 时尚 ,有些人感觉用苹果感顺手,有些人感觉小米系统很人性....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何况作为有思想的人呢,内心感观不同,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你这句话很大一部分存在嘲讽的意思,其实你想表达:用苹果=装X,用小米华为=成功人士 现在车都便宜的跟啥一样的,更何况是一手机呢,现在中国已经不存在卖肾买iphone的了

苹果产品单一,小米华为系列丰富

在外观决定了消费人群,苹果定位的是大多年轻用户,而华为小米有定位年轻的,成熟的,商务的....对于商务型用户会觉得苹果外观太 时尚 ,不符合自己需求,而华为小米就有专门针对商务型用户设计的手机,你说,会选择那个手机?

用苹果手机远不如国产手机爱国?

我相信很多人会有这想法,觉得中国人就得用咱们自己的产品,所以选择国产手机。那么我想问,你是否知道手机的CPU是那的?摄像头用的哪个公司的?电池呢?您知道吗,国产手机很多用的都是外国的东西,进口回来然后进行组装,这样就是咱国产产品了吗?就像国产 汽车 搭载三菱4G63系列发动机,爱信变速箱这个梗一样,觉得买国产车比买合资车爱国,然后说出抵制日货……我想说,你花的买车钱很大一部分都进了日本企业,所以说,咱们爱国要明智,支持自己的国家,用核心技术竞争,而不是在世界开放的今天用这种话来"安慰"自己

手机只是一件物品,不能用来总结这个人的状况

身边很多收入不低同事也都很爱用国产手机的,当事人(不差钱的)当中比例也很大。其实手机就一个通讯工具而已,在中国很多人却把用什么手机作为一个炫耀的资本,一手机还用出优越感来了,呵呵~。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有人就喜欢买苹果挤地铁公交。当然我个人是支持国产的,现在用的是某为。

本人不骑电动车但也用的苹果手机,就为了流畅的系统和安全性以及良好的手感。按照楼主说法,看来我要买个电动车骑了,因为市区开太特莫费油了。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说我认为的匹配法则,但是网上也流行了一个说法:我不要你认为,我要我认为!这只是出行工具和通讯工具的一个选择问题,只要觉得小米手机、华为手机用着舒服,为什么开奥迪奔驰的人不能用,只要好用为何不用?而且小米和华为这两年的进步非常的大,无论是颜值还是摄像还是性能都逐步地跟上了脚步!

这些年很多白领以及低收入人群的确更容易接受iPhone了,当然只是代表一部分人,也有很多高端的有钱人认为iPhone好用,已经培育了习惯不想要折腾换,所以一直用iPhone的也有!之所以很多低收入的人群会选择iPhone,是因为iPhone虽然价格高这就相当于买了一个70年产权的距离市中心比较近的房子!因为保值,因为有前景!而国产系列的手机更多是在周边郊区打造生态园区的企业,可以有享受价值,但是并不一定那么保值!或者是在城市有个性调性的50年产权的公寓,有年轻调性,但是并不一定有那么长久的体验感!

当然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因为iPhone从长期价值来说使用周期长,所以iPhone的比较多,如今很多人用着iPhone6s、iPhone8为啥还要去让人家躺枪争论当中呢!

国产手机虽然很多方面的确比不过,但是国产手机的成长是快速的,小米和华为也陆续出现了,例如小米6的用户和华为mate9和mate10系列的用户也是比较多的!而且小米和华为也逐步的打造出了用户分层,从百元机到万元机都有布局,也不要用好几年前的眼光去看待了,选择华为可以是百元机的爱好者也可以是超越iPhone的价格的购买用户!

也就是说iPhone也无法代表高端人士群体或者有钱人才使用的手机,iPhone随着消费力升级,很多大众的普通人也逐渐能够买得起了,买不起大不了就是分期,一个月工资不行就三个月!也能形成消费力!而小米和华为也不会说是代表着普通大众人群,华为mate系列以及华为mate保时捷款系列多少老板和高端人士都在使用,也有很多10年前跟着小米一起成长的米粉们有些也有钱了,成为老板的也有,人家就是喜欢小米的系统,就是喜欢小米的调性,继续支持小米选择小米 10或者小米11,这样很正常!

市值蒸发4000多亿后,雷军再次遭受重击,到底发生了什么?

撰文 | 黄持

编辑 | 杨光

出品|汽车产经

看着蔚来一路走高的股价,北京经开区的内心或许稍有了一点安慰。

在9月初小米汽车完成了登记住所位于亦庄的工商注册后,11月27日,小米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正式落户北京经开区,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以及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两期产能各为15万辆,预计2024年首车下线量产。

尽管在雷军的心中,可能对武汉有着更深的情感,但在错失蔚来、极星中国总部再无进展后,亦庄终于在小米争夺战里笑到了最后。毕竟,在小米宣布造车的消息后,小米汽车的落地选址就成了众多城市争抢的蛋糕。

其实地方争抢汽车产业链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即便最近几年,一些项目的大干快上最后落下了一地鸡毛,但大多数时候,整车基地的落地就意味着庞大配套产业链的引入、众多就业机会的解决以及丰厚的税收回报。

亦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更何况有着北京要打造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不然也不会在当年向蔚来伸出橄榄枝。只是那个时间点上,也许是蔚来的命悬一线让亦庄没敢最终投下赌注。

但两年过后,和蔚来市值一起一飞冲天的,是整个智能汽车的新赛道,而拿下小米,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事实上,对于北京和亦庄来说,在传统时代里与长春、上海这样的“汽车城”相比尚存差距,但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到来,格局或许将有新的变化。

小米与亦庄的天时地利人和

北京亦庄发布的新闻通稿中有这样几句表述:

“《合作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加速经开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助力北京打造成为世界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高地。”

“北京经开区将举全区之力,在市区两级工作专班的积极推进下,为小米汽车项目做好保障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协同联动构建产业生态,积极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发展高地”

亦庄与小米,相互成就。

北京经开区是北京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高地,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是区内4大主导产业之首,今年前三季度经开区汽车产业已实现产值146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5%。围绕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布局了包括埃孚、德尔福、海纳川等数十家配套企业。

戴姆勒全新中国研发技术中心不久前在亦庄启用

同时,北京市在今年年初先后发布了《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首批产业政策》、《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对新能源和高端汽车产业提出了明确的支持。

在汽车产业之外,经开区另3大主导产业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具体到通讯、显示器、集成电路、装备制造、信息安全等领域,同样都与未来智能汽车发展所需的新兴产业密切相关。

此外,经开区还拥有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这样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从产业环境到政策扶持都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构建环境支持。

小马智行和百度目前已在经开区部署自动驾驶车辆150余辆,并且在全国率先开启Robotaxi商业化运营试点。

所有这一切,都为小米汽车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小米汽车的落地,也可以带动经开区在芯片、计算平台、控制系统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而为了得到小米汽车,经开区也给出了以“全区之力”支持的承诺。

其实早在去年小米互联网产业园在亦庄投产时,项目负责人就曾提到:“多亏北京经开区在项目开工建设全流程及时提供帮扶,促进了产业园顺利投产。”

而经开区在介绍其全流程服务促进重大项目的“七促”机制时也表示:“当小米公司有意向到经开区投资兴业时,经开区负责产业发展运行调度的部门指派骨干力量担任‘项目服务管家’,每周以电话、微信或座谈的形式,了解企业需求,协调多部门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

这样的服务体验,有理由相信会在小米汽车项目上延续。

新汽车城的机遇

围绕小米汽车落地的纷纷扰扰背后,看似雷军走遍了众多车企和地方,但其实最可能的选项,也不过是北京与武汉,前者是小米深耕多年的城市,而后者所处的湖北是雷军的故乡。

两个城市,也代表着新兴力量和传统汽车城的一个缩影,以及新兴力量在这场新的竞争中的优势所在。

当互联网、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这些领域与汽车越来越深度融合时,行业前沿所最需要的或许已不再是生产制造本身,而是科技创新与数字化产业。需求的变化,也让汽车城的版图有了改变的机会。

北京一直以来都是国内互联网、科技创新的引领城市。

比如在技术人才储备方面,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统计数据,但从程序员常用的Github网站统计的程序员所处城市分布可以发现,北京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在全球也进入前三。

而自动驾驶领域同样是一个缩影,从小马智行的楼教主到Momenta的曹旭东,还有地平线联合创始人黄畅、文远知行CTO李岩……几乎所有头部企业都带着清华大学校友的烙印。

也许过去清华、北理工的车辆工程专业在国内同样属于顶尖,但毕竟最核心的制造基地并不在北京。而到了计算机、人工智能这些领域,北京大概就是“产学研”的贯通之地。

当然,北京在汽车领域本身也有着储备,北汽集团深耕多年,建立了完善的配套产业链,同时还有戴姆勒、宝马、奥迪这样的跨国车企在北京布局研发中心,这同样为北京可以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竞争,奠定了基础。

另一个类似的城市则是合肥。

当初投资蔚来不仅获得了资本上的丰厚回报,也一举奠定了合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地位。随后合肥又引入大众汽车集团增持,成立大众安徽,建立新能源车研发生产基地。

押宝蔚来成为安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最成功的投资

过去很长时间里,安徽寄希望于建立“大安汽”的愿望一直未能达成,安徽也一直都不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最核心区域,但工业基础和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布局,让合肥可以迅速成为新能源汽车的聚焦之地。而在2020年,依靠蔚来的快速增长,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占到全国的7.7%,整体汽车产量也重回百万。

而在今年安徽省印发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2021-2023年)》中提到,要打造3到5家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支持合肥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如果说要成为北京、合肥还需要一些积淀,那么随着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也给了更多“小地方”破局的机会。比如湖南衡阳牵手蘑菇车联,正在建立起规模庞大的自动驾驶公共服务车队;比如无锡在V2X领域布局,吸引了奥迪、华为等企业在此进行车路协调自动驾驶测试。

写在最后

Auto X创始人肖建雄曾在访中对汽车产经表示:“我们今年要新增1000个工程师,但人才很难找,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把研发中心开到他家门口,在人才聚集的北上广深,统统都开研发中心。”

这也代表了智能汽车时代,产业布局的走向与趋势。

而以亦庄为代表的区域,之所以能够留住像小米这样的“明星企业”,相信小米所看重的,也更多是新产业的布局,而非传统制造本身。或许,这也是让雷军忍心舍弃对武汉的情感,而留在北京的理性。

当然了,从当年放弃蔚来到如今留住小米,态度的变化也从侧面说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汽车行业变革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快。

实探小米汽车亦庄“总部”:办公区尚未启用 紧临芯片项目

这一切都要从雷军接连退出多家小米关联的子公司,卸任自己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的身份说起。雷军退出小米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热议。雷军卸任的这些公司,其中包含了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小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珠海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和广东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等。这一下子可以说把小米手机等其他电子产品相关的公司全部卸任退出了。

加上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司马南怒怼联想,柳传志被推上风口浪尖,打上了卖国贼的标签。而此前雷军接受访的时候说,自己的偶像是柳传志,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管理公司的技巧,两件事结合在一起,雷军这些卸任的举动就不得不让人引发联想。他这是准备跑路了吗?难道要跟进自己的偶像准备投身美国,网络上不少人为雷军卸任的事情对他骂声不断。

其实雷军只是卸任了和小米有关联的子公司,小米集团和小米科技这些总公司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依旧还是雷军。小米公关部的总经理回应:这只是正常的人事调动,雷总后面是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去放在造车创业上。小米官方的回应是很正常的,也在意料之中,这是所有事情叠加在一起。资本市场并不认可这份回应。小米集团的股价跌幅超过了百分之三,市值蒸发4000多亿,直接创出近十六个月以来的新低。

网友也不卖账,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但对于雷军的这些谩骂并不能改变他要再次创业的心。要知道,雷军虽然身兼四家公司,但在小米集团最初创业初期,雷军也是选择退出金山和手上的所有工作来专注于小米的手机发展的认真用心专注于一件事的效率,怎么都要比同时很多件事方方面面都要关注来的。

已经五十二岁的雷军选择在退休前再次创业造车。这次创业成功了,自然皆大欢喜,失败了,那就可能成为雷军创业生涯中的一个败笔。首先是他的年龄上来了,小米集团的业务有很多,雷军实在是分心乏术,所以才选择不再负责手机、电脑和平板这些电子产品方面的业务。以后小米手机的发布会我们可能也不会再看到雷总出现了。雷军的卸任,一方面是专注造车,另一方面就是放出权力。小米发展这么多年,高管们也有了能力接管,来到放权的时候了,卸任对雷军唯一的影响,就是以后不用再出席子公司那些重大会议做决策了,实际上这些公司的控股人还是的小米。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也成了互联网公司发展的一个方向。为了造车,雷军压上了自己大半辈子以来所有的荣誉,一旦失败,之前努力的所有结果都可能化为灰烬。只是不知道。在汽车方面,雷总想要走哪个路线,会不会继续和小米手机一样,通过性价比打入市场?

如果是要走低价的路线,那很有可能会对标马斯克的特斯拉汽车造出来的车,拥有特斯拉相似的造型和配置,然后价格比特斯拉便宜。这种时候大众到底是要选择特斯拉还是选择小米就有的争论了。有人喜欢马斯克的疯狂,就会有人喜欢雷军的时代,但在汽车这条路上,想要走曾经性价比的那条路还是很难的。具体到底如何,我们还是只能等待雷总的结果出来才知道,现在一切都只是猜测罢了。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雷总造车也进入了紧迫的时期,汽车生产的过程需要很多东西。车间的每一项工程也需要盯着,还要自主研发自动驾驶的算法,眼瞅着还要完成2024年量产的交付进度。到了关键的时刻,雷军只能亲自介入,亲自去监管每一个环节,确保不会出错。

小米集团整体的投资运营都在围绕着小米造车进行调整。这种情况下,雷军的职务跟着做出调整也是非常合理且正常的。小米汽车的创办过程,目前来看,和当初的小米集团非常的相似。不管是在产品定义还是人才招募,亦或者是整体思路上,人不轻狂妄少年,问心无愧。真君年轻的时候热血沸腾,艰苦创业,到了五十多岁,依旧可以选择再热血一次,期待他能够造车成功的那天。大家对此怎么看?

雷军谈小米成功的唯一途径是跻身世界前五,小米电车会对市场有多大冲击?

本报记者 陈燕南 童海华 北京报道

继9月1日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成立之后,时隔不到三个月,一家名为小米 汽车 科技 的公司注册在了同样的地址。

资料显示,小米 汽车 两家公司的所在地位于小米集团的园区内部,园区占地面积广阔,由办公楼、生产工厂以及仓储物流三部分组成。记者从多位内部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现在园区内大概有1000人,小米 汽车 的办公范围或占据四层楼的空间,目前正在装修中,估计还需要一些时日才会完全修缮好,现在还未见到小米 汽车 的相关员工。

据了解,雷军曾表示,小米 汽车 将是其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为此,他愿意押上人生积累的所有战绩和声誉,为小米 汽车 而战。12月6日,小米 科技 (武汉)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法定代表人由雷军变更为曾学忠,而这一行为纷纷被外界解读为此举是雷军在为造车做充足的准备。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近几个月以来,小米 汽车 动作频频,持续高薪“招兵买马”之后,小米 汽车 的团队已经扩充至500人,而“旷日持久”的小米 汽车 落户地“争夺”战也终于尘埃落定。近日,北京经济开发区和小米 科技 举行了签约仪式,将在北京经开区建设小米 汽车 总部基地、销售总部和研发总部。

据有关消息透露,小米 汽车 工厂最终选址马驹桥金桥区域,与经开区路南区一路之隔,未来可以与奔驰、北汽等一起利用M21支线(奔驰专线)运送车辆。对于进入北京经济开发区的未来展望,小米集团表示,将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目前首辆新能源 汽车 预计2024年下线并且量产。

为什么是亦庄?

记者从天眼查中查询到,继9月1日小米集团在北京经济开发区注册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之后,时隔不到三个月,小米集团又注册了一家名为小米 汽车 科技 的公司,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大致相同,主要从事新能源车整合制造、技术研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销售 汽车 等活动。两家公司的地址均为科创十街,注册资金加起来达到 110亿元。

记者前往该地发现,该地为小米集团的产业园区,在园区内,办公楼有ABCD四栋楼,其中ABD栋楼高约10层,A栋楼墙上挂着醒目的小米集团橙色标志,而C栋楼较其他三栋楼低矮,墙有“金山云”公司字样。

根据多位工作人员的介绍,目前C栋楼是金山云公司人员办公之地,A栋楼则由小米集团的工作人员所用,其他两栋楼几乎都处于空置状态。有内部工作人员透露,小米 汽车 的工作人员将极有可能在B栋或者D栋楼中进行办公。

夜幕降临时,记者发现,只有A栋2层和6层有几间办公室亮着灯光,工厂也较为明亮,B、D栋楼则毫无光亮。在下午五至六点时,记者在门口等待多时,也并无看见工作人员下班之后鱼贯而出的场景,只有廖廖几人匆忙离开。与对面京东大楼的灯火辉煌相比,甚是冷清。

有内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这所小米园区的工厂主要生产小米手机等硬件设备,库中储存的货物也均为小米相关手机或者智能产品。不过在记者走访此期间观察到,有不少物流车在园区内绕着既定的轨道卸货运货,之后再驶出大门。

记者围绕园区周围一圈发现,大多为各种企业的工厂,小米集团园区东门对面则有一重大项目在施工,该项目涉及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和封测环节。除此之外,区内已布局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等新能源整车企业,以及一批“三电”配套企业,产业链较为完善。

有消息透露,小米 汽车 工厂最终选址马驹桥金桥区域,与经开区路南区一路之隔,未来可以与奔驰、北汽等一起利用M21支线(奔驰专线)运送车辆。至于为什么没有选在经开区的 汽车 产业区路南区,业内人士猜测,可能因为路南区未开发区域主要还剩VII-2街区,而北汽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已经占用了VII-2街区南侧产业区的一部分用地,VII-2街区北侧地区已经规划为路南居住区,去年才形成了阶段性成果,不想再因小米 汽车 的到来变动路南区VII-2街区原有规划,于是就将小米 汽车 放在了旁边的马驹桥金桥区域。

对于小米 汽车 落户亦庄,北京经开区展现了重视,其对外宣布:未来将发挥小米 汽车 项目“链主型”项目的引领带动优势,促进智能网联 汽车 产业的核心零部件、车规级芯片、车载计算平台、车控操作系统等在北京经开区集聚融合发展,并带动京津冀产业协同。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则对此表示,北京经开区将举全区之力,在市区两级工作专班的积极推进下,为小米 汽车 项目做好保障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日投产,协同联动构建产业生态,积极抢占未来 汽车 产业发展高地,将小米 汽车 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 汽车 民族品牌,为北京建成全球智能网联 汽车 科技 创新高地作出贡献。

汽车 团队已扩充超五百人

小米造车的消息始于今年3月,经过一番扑朔迷离之后,小米集团终于发布公告,表示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领域。小米 汽车 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兼任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自小米正式宣布加入造车行列以来,一度组织过多次招聘。从6月份开始,小米就开始陆续招募与 汽车 行业有关的人才,招聘岗位包括数据平台、车载基础架构、决策规划、毫米波算法、开发工具、前端平台开发、嵌入式软件、控制、感知、高精地图、仿真平台等,均与自动驾驶领域有关。

11月23日,小米集团发布第三季度业绩公告显示,智能电动车业务推进顺利,团队成员已超过500人。而在此之前,小米在9月1日对外表示造车团队达到近300人。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小米 汽车 团队又猛增了200人。

据了解,小米集团任命原小米大家电部总经理李肖爽为小米 汽车 副总裁,负责产品、供应链及市场相关工作,向雷军汇报;小米的早期员工、原 MIUI 生活黄页业务负责人刘方,是当前小米 汽车 的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负责人;同样是小米早期员工之一、原互联网三部总经理于锴是小米 汽车 智能座舱负责人。除此之外,小米 汽车 的核心高管刘德、王翔、洪锋、卢伟冰等均系小米手机高层。

随着核心团队逐步到位, 汽车 供应链生态也逐步完善。在 10月中旬的小米产投Demo Day上,小米通过小米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小米产投)投资的102家企业中,就有40多家企业与 汽车 相关。这些企业主要涉及动力电池、传感器、芯片、 汽车 电子零部件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并且不少企业都是细分领域中的头部企业。

仅在动力电池领域,小米集团就已经投资了5家公司,分别是:中航锂电、蜂巢能源、珠海冠宇、赣锋锂电以及卫蓝新能源,而在自动驾驶方面,小米集团同时了4家激光雷达公司,包括禾赛 科技 、Innovusion(图达通)、北醒光子以及速腾聚创。在芯片与传感器基础上,小米更是广泛撒网,其已投资了包括纵目 科技 、几何伙伴、智行者与Momenta等在内的多家公司。

在销售渠道上,小米也在做足准备。日前,小米集团合伙人,中国区、国际部总裁卢伟冰通过微博表示,小米之家未来就要承担小米 汽车 销售和服务的责任,并且做好小米生态链基于用户场景的联动体验,所以肯定要开大店,才能把 汽车 放下。小米内部的新目标是在2~3年内开设3万家门店,对中国县乡市场形成全面覆盖。

入选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后 小米汽车尚缺造车资质

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其Twitter上发文分享了其谈到了其对电动汽车行业的一些看法,他表示:我们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竞争将是残酷的。?

他认为电动汽车是一种以智能化、软件化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消费电子产品;小米电车会对市场形成的冲击力是比较大的,因为这几年油价是非常高的,所以造成了很多人对于电车也变得越来越青睐。在一定程度上电车的销售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一些燃油汽车的销售。

现在很多人对于电车的关注程度是越来越高的,虽然电车目前的市场占有率没有那么高,但是随着未来能源危机的加剧,电车的使用频率肯定会越来越高的。当然我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的看待所有汽车的使用情况,我们如果没有非常必要的情况,我还是建议大家绿色出行的。另外大家也能够看到这几年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是比较频繁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绿色出行对于我们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大家在购汽车的时候也要考虑自己的经济情况,这几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人的经济压力比较大,如果在这个时候购买车辆会给自己造成的经济压力会更加大。所以说大家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通过这个新闻,我们也可以意识到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发展的更长远,一定要找到突破口,因为目前整个市场不是特别的乐观,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整体的经济下滑是比较严重的,如果想要企业能够长远发展,除了保质保量之外,还要找到新的销售办法。希望看到这个新闻对于我们企业的经营者有一定的启发,能够为自己的企业发展寻找更好的出路。

近日,小牛创始人李一男的造车创业项目,随着自游家NV的亮相进入了新阶段。而早期高调宣布造车的小米、百度反而推进缓慢,股价也在不断下跌。当然也不是全是坏消息,小米先是内部邮件确认,任命 ARCFOX 极狐汽车前 总裁 于立国,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兼小米汽车北京总部政委,负责统筹小米汽车综合管理工作、专项业务推进以及小米汽车北京总部组织和人才建设。

另外,2022年北京市将继续实施"3个100"市重点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年内完成投资2802亿元。其中在先进制造业栏目中,小米汽车项目排在新建项目第一位,意味着将在今年加快开工建设。这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造车项目入选北京市重点工程

每年年初,各地都会发布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坐拥首都优势地位的北京市也不例外。据市发改委日前介绍,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2022年北京市将继续实施"3个100"市重点工程,突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新需求,集中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2万亿元,年内完成投资2802亿元。

去年的11月27日,北京亦庄官方微信发布消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科技签约仪式举行,随着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宣告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据悉,小米汽车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预计2024年首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

而在签约之后,小米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也入选了今年的北京市重点工程,先进制造业栏目中,小米汽车项目排在第一位,意味着将在今年加快开工建设。目前,相关的土地腾退和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中。

小米汽车制造基地将坐落于亦庄与通州交界的马驹桥智造基地,其中一期是一片农田,二期则涉及村落拆迁。据悉,"马驹桥智造基地腾退指挥部"去年已经成立,制造产业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总占地650公顷(50亩),分东部3300亩、西部4平方公里(约6000亩)区域。

按照最快的工期建设,小米制造基地估计需要一年的时间,毕竟它是全新的入局者。像 特斯拉 这样的熟手,上海超级工厂也用十个月的时间,创造了行业纪录。因此,首款车2024年推出也算是按照既定节奏了,不知道是否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而目前,小米汽车相关的高层管理人员正逐步到位。

造车高端人才基本到位

尽管工厂建设还是加速推进,不过小米汽车的在人才引进上也是不惜重金。首先挖角吉利研发关键人物——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或许是竞业协议的限制。胡峥楠加入了雷军管理的顺为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

今年年初,小米集团发布内部邮件称,任命于立国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兼小米汽车北京总部政委,负责统筹小米汽车综合管理工作、专项业务推进以及小米汽车北京总部组织和人才建设。这个任命可以看出,极狐的工作经验让于立国成为小米汽车的二号人物。

而除了汽车行业内人才,雷军还将一批精兵悍将投入造车业务,包括小米集团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卢伟冰、CFO林世伟,以及分管人事、大家电等业务的几位联合创始人。可以说,为了造车小米重金投入,承诺要在10年内拿出100亿美元,而且首批已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造车资质依旧是拦路虎

除了人才和基地基本准备就绪,造车资质依旧是小米的拦路虎。此前有消息称小米有意收购宝沃工厂,而现在自建基地,或许是要找更便宜的造车资质,当然也可能依靠北京市来申请造车增资。而以蔚小理为例, 蔚来 用的代工模式,用的是 江淮 的生产资质,理想则是通过收购力帆工厂获得生产资质。小鹏先期是海马代工,后续自建工厂获得生产资质。

尽管小米,作为蔚来和小鹏背后的投资人,雷军对造车这件事有多烧钱应该不陌生。但为了IT企业转型,雷军依旧大手笔造车,也算是顺势而为。毕竟苹果、华为等早已开始布局汽车行业。财报显示,小米2020年全年净利润130亿元。如果按照雷军,每年拿出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亿元)造车,相当于花掉小米一半的净利润。

这样的烧钱造车,并未让雷军停步,相反为了造车小米还先后投资了包括纵目科技、禾赛科技、几何伙伴、裕太微电子、孔辉汽车、黑 芝麻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智能、赣锋锂电、卫蓝新能源等在内的多家供应链企业,涵盖ADAS、高阶自动驾驶、激光雷达、4D毫米波成像雷达、车载芯片、电池等众多核心技术领域。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