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用品 汽车用品

广汽埃安全新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发布会_广汽全固态电池将首搭埃安

tamoadmin 2024-10-10 人已围观

简介1.2023新能源上海汽车股 如今看来,前两年火出圈,由比亚迪率先掀起,广汽埃安、东风岚图等企业纷纷跟进的动力电池“针刺试验”,只是一轮“开胃菜”。 进入2022年,在原材料大幅上涨、供应链紧张、产能扩张等多重压力之下,国内电池企业还忙着展开新一轮技术升级赛,声势如火如荼。 6月底的2022广汽 科技 日上,广汽发布基于微晶技术的新一代超能铁锂电池技术(SmLFP)。具体技术先不

1.2023新能源上海汽车股

广汽埃安全新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发布会_广汽全固态电池将首搭埃安

如今看来,前两年火出圈,由比亚迪率先掀起,广汽埃安、东风岚图等企业纷纷跟进的动力电池“针刺试验”,只是一轮“开胃菜”。

进入2022年,在原材料大幅上涨、供应链紧张、产能扩张等多重压力之下,国内电池企业还忙着展开新一轮技术升级赛,声势如火如荼。

6月底的2022广汽 科技 日上,广汽发布基于微晶技术的新一代超能铁锂电池技术(SmLFP)。具体技术先不说,介绍里的微晶技术、超能铁锂等名词就透着浓浓的“黑 科技 ”意味。

6月23日,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再度发挥“人狠话不多”的作风,用短短4分钟的视频短片发布第三代CTP (Cell to Pack)技术——麒麟电池。官方介绍直接把特斯拉的4680电池甩在身后: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包的电量相比4680系统可提升13%。

再往前一点,上汽的魔方电池、哪吒 汽车 的天工电池,零跑的 CTC 技术、比亚迪的 CTB 技术、国轩高科的半固态电池……均热闹登场。

目前来看,国内动力电池领域正打响新一轮技术升级大赛,从命名方式上可见一斑:刀片电池、弹匣电池、琥珀电池、云母电池、魔方电池、天工电池……命名方式上天入地,气吞山河。连带一向低调务实的“宁王”,也顺应行业大势为自己第三代CTP电池取了一个吉祥如意的名字。

那么,动力电池企业这一轮技术升级、“军备竞赛”有哪些特点,又将对产业产生哪些影响?

01

续航1000公里时代到来

“续航超1000公里我就买。”这是网友对电动车续航焦虑的一种调侃。目前来看,续航1000公里不是梦,已经有不少企业宣称已经攻下续航1000公里的技术制高点。

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可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预计2023年量产。

今年5月底,国轩高科发布半固态电池技术,称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360Wh/kg,电池包整体能量密度为260Wh/kg,续航里程能达到1000km,今年将正式量产装车。

今年年初,广汽埃安推出中期改款车型埃安AION LX Plus,新车最大亮点是最大续航里程高达1008公里,这也是首款纯电续航超1000公里的量产车。

同样在今年年初,上汽智己亮相两款纯电动车,两款新车搭载上汽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的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300Wh/kg,并可做到20万公里零衰减(NEDC工况)、永不自燃。新车全系标配93kWh电池包,高配为115kWh,最大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预计今年四季度量产交付。

2021年年初,蔚来在NIO Day上宣布,将推出150kWh固态电池包,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根据规划,半固态电池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搭载在蔚来ET7车型上。

对于动力电池的1000公里挑战赛,特斯拉的态度颇为傲娇:有技术,但不用!今年3月,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

“续航超过600英里(1000公里)的电动车,我们一年前就能造,但这会让产品状态变得更糟,因为在99.9%的情况下会携带并不需要的电量,而这些会让加速、操控和效率更差。”

同样在今年3月,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2022年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论坛上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以前电动车续航里程在200公里的时候,能量密度是最重要的指标;但当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的时候,和燃油车一箱油一样的里程,电池能量密度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指标可能会变成安全、成本、循环寿命等”。

在 汽车 行业论坛上,一些专家也批评续航1000公里没必要,续航超1000公里,同时满足安全和低成本,又具备5-10分钟快充能力的电池技术是“忽悠”,以目前技术能力尚达不到。

但就像“中考分流”让一半孩子去上职高一样, 社会 不需要人人都是大学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具体每个家长身上,很少有人能接受自己孩子初中毕业、正值“中二”叛逆期就被分流到职高。

动力电池企业又何尝不知道大多数用户根本不需要1000公里续航的车,但谁不想通过挑战1000公里续航这个技术制高点,来显示自己的技术实力,证明自己是动力电池赛道的“天选之子”?

毕竟,能把续航做到1000公里,不是简单堆砌电池包,同时满足安全、成本、高压快充、循环寿命等条件,还是挺考验动力电池企业的技术功底的。

02

材料创新少多是结构创新

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有两大路径:一是材料体系的创新,如高镍低钴/无钴等正极材料创新,石墨向硅基材料的负极材料创新;固态电池技术等。还有宁德时代推出的钠离子电池,用来源更广泛、成本更低的钠离子,替代锂,也属于材料创新。

另一是工艺、结构层面的创新。如近几年大热的刀片/叠片工艺、CTP、CTB(Cell to Body)、CTC (Cell to Chassis)技术等。CTB、CTC叫法不同,但本质上差不多,都是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指将电池、底盘和下车身进行集成设计,以达到减少电池组建、轻量化设计、降低成本、提升安全性等目的。

相较而言,动力电池的材料创新难度更高一些,演进迭代没那么快。比如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与锂离子电池几乎同期起步,经过几十年才刚刚迈过商业化规模量产的门槛。

固态电池技术的研究同样从上世纪70-80年代就开始,近10年来的研发更是如火如荼,但目前来看,2025年最多能实现半固态电池的量产,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得到2030年之后。

还有无钴电池等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改进,也没那么容易,很难一年一迭代。

工艺与结构方面的创新则相对容易一些。像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从2019年到2022年短短三年时间,已经迭代至第三代。

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就是动力电池结构创新的代表。其核心思路是改变原有的电芯-模组-电池包结构,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2019年宁德时代发布一代CTP技术,率先使电池体积利用率突破50%,开启了动力电池结构的无模组时代。

麒麟电池有三大技术亮点,一是将横纵梁、水冷板与隔热垫合三为一,集成为多功能弹性夹层,化繁为简的设计使得麒麟电池的体积利用率突破72%(业内最高水平),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有效阻隔热失控、提升电池包的抗震抗冲击能力,从而提高电芯安全与使用寿命。

二是多个功能模块共用底部空间,将结构防护、高压连接、热失控排气等功能模块进行智能分布,增加了6%的能量空间。

三是首创电芯大面冷却技术,将导热性能提升50%,电芯控温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一半,支持5分钟快速热启动。同时具备4C快充性能,10分钟充电到80%电量。

此外,麒麟电池技术适配三元和磷酸铁锂两种技术路线,其三元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255Wh/kg,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160Wh/kg。

总结起来就是,麒麟电池技术实现了“续航、快充、安全、寿命、效率以及低温性能的提升”,还把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到新高度。

大名鼎鼎的比亚迪刀片电池,也属于工艺、结构方面的创新。主要通过改造电池包的设计与工艺,将电池包整体空间利用率由过去的40%提升至60%,因此体积能量密度比过去增加约50%,进而提升续航能力。

特斯拉的4680电池,则是既有工艺、结构的创新,又有材料创新。和前一代2170电芯相比,4680电芯的能量提升5倍、续航里程提升16%、功率提升6倍、在电池组层面每千瓦时成本降低14%。

工艺方面用无极耳技术,简化了电池生产过程中的绕制和涂料流程,提高导电面积,从而降低电芯内阻,提高电流。结构方面率先开启CTC (Cell to Chassis)技术潮流,将电芯直接集成于车辆底盘。

材料创新方面,使用原始的硅作为阳极材料,采用无钴化的 “高镍阴极”。提升能量密度与性能,同时又显著降低成本。

中航创新的One-Stop电池,同样属于结构创新,通过采用超薄壳壁、多维壳体成型、多功能复合封装、一体桥接电连接等技术创新,使动力电池结构重量降低40%,零部件数量减少25%。

还有上汽的魔方电池、哪吒 汽车 的天工电池,零跑的 CTC 技术、比亚迪的 CTB 技术,都属于工艺、结构方面的技术创新。

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黑马,广汽近年在技术创新上动作频频,并在动力电池的材料创新上不走寻常路,屡放“大招”:

2021年,广汽埃安推出弹匣电池、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海绵硅负极电池三项自主研发的电池技术。弹匣电池属于结构创新路线,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和海绵硅负极电池都属于材料创新。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号称可以在8分钟内充满80%,长续航硅负极电池则号称是全球首个突破1000Km续航大关的动力电池,今年年初实现量产装车。

广汽新发布的SmLFP电池,和市面上量产的磷酸铁锂电芯相比,电芯质量能量密度提升13.5%,体积能量密度提升20%,-20 低温容量提升约10%,快充可达到2C以上,动力电池寿命可达150万公里以上(>4000周@80%),突破了锂电技术“性能均衡”的行业难题。

伴随新一轮技术竞赛,动力电池赛道的行业门槛也在不断提高。没有超长续航没有4C快充,都有点拿不出手。但命名五花八门的动力电池技术创新背后,是有真功夫还是趁热造势、夸大宣传,量产装车后就会现原形。

反正不起火不爆炸的各种电池技术喊了也有两三年了,看上去主流企业都已攻克这一核心 科技 。但电动车起火燃烧的事故依然不断,其中不乏国际大厂、知名大品牌。还有续航,官方的宣传参数与实际表现之间,也还有不少差距。

结语

再次证明,时代变了,中国 汽车 市场的 游戏 规则变了。新能源 汽车 正强势崛起,产业变革加速。而眼下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这轮技术升级大赛,又将为电动车替代燃油车、中国电动车崛起提供更强的动能。

:来源网络

2023新能源上海汽车股

广汽石墨烯电池是1月15日发布的。

8分钟可充满80%,而且续航能力达到了1000KM。既然是正式对外发布了,那肯定是真实存在的。

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最薄、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也称为“新材料之王”。

在电动两轮领域石墨烯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各大品牌雅迪、爱玛、绿源、台铃都推出了自己的石墨烯电池。而作为电动车电池的最大供应商天能电池更是行业内最早应用石墨烯技术的。

早在2016年年初之际,天能电池就推出了自己的首款石墨烯电池,天能真黑金。

经过几年的发展,天能真黑金电池目前已经升级为T3。

石墨烯在天能T3电池里的应用是石墨烯复合改性的三元球形负极材料:提升单体电池的能量密度,增强电池动力。在两轮车领域石墨烯电池就是提升短时间充电和续航能力,所以广汽石墨烯电池应该是个突破。

2023新能源上海汽车股

4月18日至27日,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本届上海车展也是今年全球第一场A级车展,共吸引了海内外千余家企业参展,备受国际汽车行业瞩目,一起来看看2023新能源上海汽车股吧!

2023新能源上海汽车股

2月9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公司1月份汽车产销量27.54万辆和23.8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1.3%和47.75%。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销量分别为4.04万辆和3.22万辆,同比下降48.18%和55.39%。

具体来看,1月份,上汽集团旗下各品牌销量均不及预期。上汽大众销量7.2万辆,同比下滑44.87%;上汽通用销量5.5万辆,同比下滑50%;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下降幅度最大,达到72.74%,当月销量为3万辆。上汽乘用车销量5.57万辆,同比下降17.56%。

业内普遍认为,今年1月份,受疫情和春节长假影响,当月有效工作日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国内汽车行业整体产销出现季节性短暂回调为行业普遍状况。对此,上汽集团对今年全年充满信心。2月9日当天,上汽集团官方公众号发布了公司今年的销量目标。按照规划,上汽集团将全力冲刺整车销量60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150万辆、海外销量120万辆的2023年年度目标。

上汽集团判断,随着感染高峰的消退、缺芯问题的逐步缓解,以及中央和各地方促进汽车消费系列政策的持续发力,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有望实现4%以上的恢复性增长。

记者注意到,尽管总体销量及各个下属公司的销量均呈下降状态,但1月份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数据显示,1月上汽集团出口及海外基地的销量达到7.66万辆,同比增长17.08%。据悉,22年上汽集团的MG品牌在中东、智利销量持续走高,在泰国、印度、澳新、墨西哥、菲律宾、埃及等市场的反馈也较好。

此外,在新能源品牌方面,目前上汽集团旗下多款智能电动新车取得市场认可,智己LS7“盲订破万”,飞凡F7预订量“一天破万”,MG4Electric新年首月在欧洲交付近5000辆。上汽集团透露,随着国内产能和远洋运力的加速释放,近期公司有望迎来“单一车型海外月销破万”的历史性记录。

新车型新电池新技术齐亮相

虽然特斯拉缺席,但新能源汽车无疑仍是本届上海车展的绝对主角,根据威尔森监测,上海车展参展车型达144款,新车型过半,多达78款,其中传统燃油车型58款,新能源车型76款,新能源新车已经超过传统燃油车新车。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北汽、吉利、长城、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中国车企以及大众、宝马、奔驰、丰田、本田、日产、通用、福特等全球主流车企都带来了自家最新的新能源汽车车型。

作为中国传统自主品牌的代表,一汽红旗日前发布了“旗帜”高端电动智能超级架构(FMEs),并基于该架构开发了三款代号分别为E001、E202、E702的新能源产品。本届车展上,红旗B级纯电动高级轿车E001将亮相,并于下半年上市,B级纯电动SUV红旗E202也有望亮相车展。

东道主上汽集团将会在上海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战略。作为上汽集团电动化转型的重要举措,新成立的智己汽车和飞凡汽车将会带来智己LS7和飞凡F7纯电动新车。另外,在欧洲等海外市场畅销的名爵电动新车也会在车展上展示。

“携手两大合作伙伴中国一汽和上汽集团,奥迪将重塑品牌在华电动出行。”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博士4月16日对记者表示,此次上海车展,奥迪首次以新能源车型阵容亮相中国大型车展,充分彰显奥迪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单一市场,引领可持续高端出行的决心。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日前表示,今年要推进广汽旗下新能源车企埃安的分拆上市。作为埃安双品牌矩阵中的新成员,对标特斯拉Model3的昊铂HyperGT新车将登陆上海车展。另外,广汽集团还将带来搭载自主研发弹匣电池的多款新能源车。

不仅有广汽的弹匣电池,作为新能源车最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也是本届上海车展的另一主角。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冠军宁德时代的有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公司将在上海车展发布凝聚态电池技术。预计该技术相比固态电池可更快实现量产,并兼具安全性和高比能的优点。

4月16日,宁德时代宣布钠离子电池将首发落地奇瑞车型。此次参加车展的奇瑞和宁德时代还联合发布了电池品牌——ENER-Q,双方致力打造覆盖纯电、插混、增程全动力类型,适配C端和B端全应用场景,涵盖钠电池、M3P、磷酸铁锂及三元锂等全材料体系电池系统。

另一家动力电池大户比亚迪也将带来最新电池技术,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电池还被搭载在比亚迪新推出的高端新能源车品牌仰望新车上,定位百万级新能源越野车的仰望U8将亮相本届上海车展。另外,参加车展的一汽丰田等车企的新能源车也将搭载比亚迪电池。

行业巨头跨界汽车智能化

相对于新能源赛道的传统选手,在本届上海车展,智能化领域的跨界新玩家也颇引人注目。根据车展主办方介绍,目前涉足未来出行领域的百度、华为、地平线、商汤、中国移动、四维图新、滴滴、东软集团、佑驾智能、中科创达、森思泰克等近百家芯片、雷达、ADAS、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车联网、高精地图领军企业会同时参展,加速推进汽车行业与新技术、新材料、电子电力等在智能化领域的跨界融合。

“当智能化完成市场‘跨沟’后,没有智能驾驶能力的汽车将难以进入用户的购车清单。”百度集团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李震宇对记者介绍,百度Apollo将在本届车展带来全新升级的驾舱图“多边形”产品矩阵,并发布百度智能汽车开放方案,这也是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自21年组建以来的首次行业亮相。

据介绍,百度Apollo的智驾算法已经过超5000万公里的专业路测验证,并积累了海量数据和量产经验。在智能汽车量产领域,百度Apollo已经初步建立起开放的合作伙伴生态体系。上述成果也将在上海车展进行展示。

另一家巨头华为也将在上海车展跨界发布最新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展示华为高阶智驾系统ADS2.0等产品。在智能驾驶、鸿蒙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等方面,华为均实现了迭代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ADS2.0最为重要的升级就是不依赖高精地图,在其加持之下,城区(NCA)智驾导航辅助的落地速度将大幅提升。根据华为公布的商用计划,2023年第二季度将在5个城市开放有高精地图的功能体验,第三季度开放15个城市无高精地图体验,第四季度扩展到45个城市。

AI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商汤科技也会现身上海车展。商汤旗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新品牌“绝影”将以“智能汽车时代人工智能核心供应商”的身份参展。基于商汤的AI大装置,绝影具备感知、决策规划控制和AI云三大核心能力,可为车企提供驾、舱、云三位一体的智能化服务。“把AI核心技术能力赋予合作伙伴,可以降低创新成本,为终端消费者带来全新智能化体验,实现与汽车产业和生态的共生共赢。”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王晓刚说。

多场“头脑风暴”振兴汽车产业

统计数据显示,本届上海车展共吸引了10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启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13个室内展馆。不过,作为中国汽车业的盛会,上海车展并不停留在展车,也是思想火花碰撞的舞台。车展期间,第七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GTLC智能汽车创新峰会等多场技术交流、专题讲座将同步举行,围绕汽车产业重要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对中国汽车业而言,2023年既是加快建设产业强国的关键时间节点,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间节点,更是残酷市场竞争的重要时间拐点。处于这一时间节点的上海车展,应当将“如何提升产业创新力”作为核心议题。“我们不应当再去空泛地谈创新,而是要非常具象、聚焦地考虑产业创新。”付于武说。

中国车市目前呈现复苏迹象。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3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8.4万辆和245.1万辆,同环比均呈增长态势。尽管2023年第一季度汽车产销较去年同期出现小幅下滑,但在上海市交通电子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吕楠看来,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正在慢慢复苏。此时,2023上海车展的举办势必将为汽车消费复苏添把火,助力二季度及今后的中国汽车市场更好发展。